新闻分类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炭业走过了黄金10年,淘汰落后产能成效显著,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新进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快速发展。中煤平朔坚持采矿与复垦并重的科学发展方向,走出了一条煤炭企业循环发展之路。
芳草连天,百里高原掩映在绿树层林之中,这是走入晋北黄土高原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露天煤矿的第一印象。
多年来,中煤平朔通过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创造性地实施露天井工联合开采,成功应用硬顶板、硬煤层条件下的综采放顶煤工艺,目前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露井联采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
从建矿初期的年产1500多万吨原煤,到2006年年产量达到近6000万吨,再到2010年底,原煤年产量突破1亿吨,中煤平朔成为我国第二个年产亿吨原煤的大矿区,同时也成为我国首座露井联采的单一亿吨级矿区。在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中煤平朔坚持科学发展,围绕绿色采矿、循环发展和复垦绿化,开启了一场“绿色探索”。
绿色采矿带来跨越发展
大规模露井联采,开启了绿色采矿之路,使中煤平朔成为煤炭资源回收率最高的煤炭企业
2002年,根据煤炭市场变化和矿区资源禀赋条件,经专家论证,国家批准中煤平朔自行设计的安家岭煤矿项目由单一露天开采调整为露井联合开采,打开了一扇绿色采矿之门。“绿色采矿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开采出最多的资源”,中煤平朔规划发展部主任杨靖毅对记者说。随着安家岭露天煤矿的试生产,以及井工一、二、三矿的相继投产,2006年,平朔矿区通过创造性地实施露井联采技术,对露天矿无法开采的“边角料”实施井工开采,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绿色采矿还包括工艺的改进。站在安家岭露天煤矿参观台上,向山脚望去,巨大的电铲和轮胎直径近4米、载重200多吨的巨型卡车,在近10平方公里的采煤作业面上轰鸣穿梭。顺着杨靖毅的指引,记者看到一车车原煤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矿坑边的半固定破碎站。他说:“这样破碎后再用带式运输机全封闭地运到洗煤厂,既省能源,又环保。”据了解,中煤平朔采用的“单斗电铲—卡车—半固定破碎站—带式输送机”露天生产半连续开采工艺,机械化程度达到100%,露天矿资源回收率达到96.2%。
在井工一矿的入口,驱车穿越大约7公里的斜井隧道后,便可来到该矿地下综采工作面。这里距地面约300米,空气中夹杂着侏罗纪时代便已凝结的煤层硫化物的气味,但并不刺鼻。两台功率750千瓦的排风机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以保证井下作业空间正常换气。井工一矿综采党支部书记刘伟对记者说:“井工生产采用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工作面回收率达到85%。”
循环工业实现变废为宝
绿色采矿串起了中煤平朔的循环经济,不仅节约了能源资源,还为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收益
“循环工业就是把煤炭资源用好用尽”,杨靖毅说。中煤平朔打造以煤炭开采为基础,以煤矸石及煤系伴生矿物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煤—电—硅铝—煤化工—建材工业产业链。
“建设坑口电厂就是要把煤矸石‘变废为宝’”,杨靖毅说。早在2003年,中煤平朔就与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公司合作建设坑口煤矸石电厂,装机规模70万千瓦,将劣质煤和大量煤矸石就地转化为电力能源,变输煤为输电。电厂每年可就地消耗煤矸石150万吨以上,为企业创效8000万元以上。矸石电厂发电产生的余热取代燃煤锅炉,为矿区和职工生活区带来了稳定可靠的热源;发电时产生的灰渣,通过发展粉煤灰产业实现了变废为宝。在这条产业链上,中煤平朔利用自有知识产权技术建设的首个年处理20万吨粉煤灰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可年产4.26万吨白炭黑、9.88万吨氧化铝。项目预计2012年底建成投产。
在矿区,到处都需要水。而对于干旱的黄土高原,水显得尤为珍贵。为此,中煤平朔开展了矿区水资源综合利用。“矿区洒水车里装的都是中水”,中煤平朔党委宣传部长傅万明介绍说。中煤平朔将安太堡、安家岭区域内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地表水等水资源经过收集处理后进行重复利用,每年可置换清水574万立方米、节约费用574万元,极大地缓解了矿区水资源短缺的难题。
过去,因煤泥水分太大无法直接销售,只能和矸石一起排弃,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严重污染了矿区环境。针对这一问题,中煤平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与厂家合作开发出国内首台专门用于回收煤泥的加压过滤机。他们将煤泥与煤混配后,通过汽车运往神头电厂,既保证了附近电厂的燃煤供应,又为公司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资源回收率。每年可回收煤泥500多万吨,为企业创造效益近8亿元。
如今的中煤平朔,矿联石材厂把很多能加工利用的石头加工成了石材;在新型建材公司,粉煤灰、炉渣和煤矸石等废弃物也变成了环保的空心砖。
复垦绿化串起和谐生态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同步进行,新型工业与现代农业在传统矿区并行,中煤平朔努力打造着新时代的绿色煤炭企业
从建矿以来,中煤平朔就将绿色复垦与矿山开采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站在安太堡西排土场的山坡上,正东方向是万亩生态复垦区。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煤平朔累计投入18.5亿元,复垦绿化土地9万余亩,复垦率和排土场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了50%和90%以上。复垦引种87个品种,建立了草、灌、乔、木复垦种植的立体模式,形成了采矿、排土、复垦、种植一条龙生产作业方式。
“平朔矿区的水土流失在逐年减轻,原来荒芜的矿区在开发之后,复垦区的土壤肥力、水土保持和植被品种较开发前均有所提高。”中煤平朔环保部主任贺振伟说。如今,经过改造后的矿区,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常有野鸡、野兔、狐狸等动物出没,共有60多种动物在此栖息。
同时,以土地复垦为主线的“农—林—牧—药—生态旅游”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近年来,在矿区复垦土地上已累计投入1.5亿元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建成日光温室300座,智能温室16000平方米,人工湖8万平方米,库容17万立方米,年出栏4000只肉羔羊的养殖场一座。种植黄芪1000亩,安置失地农民110人。去年年底建成的智能温室已培养出25万株蝴蝶兰,供应北京花卉市场。为高起点发展农业项目,平朔公司还与泰国正大集团联合建设了50万只蛋鸡、20万头生猪及3000万只肉鸡产业链项目。
(本文章摘自9月10日《经济日报》)